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1353

【白话广播讲座笔记】第8集 - 佛言佛语摘录(附-复习题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5-21 00:53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笔记摘录】

第8集 - 守十善业就是超脱



本集视频


【看师父白话佛法录音开示】

视频合集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
保持自己的十善业,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。你哪怕不修,你都可以到天上,天界。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

GB-8


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称为“十善业道”。

GB-8


不杀生而慈心于仁①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,你的慈悲心、你的仁慈心已经拥有了。

GB-8


一个人不杀生害命,就是佛性平等慈悲救世。任何有佛缘的人,绝对不能有杀念和杀生的行为。

GB-8


不偷盗而义利节用②。你不偷人家的东西,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义气?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?你是不是有节制?一个人偷盗,就叫不与取而取,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,你会有祸灾。不与取而取,祸也。

GB-8


不邪淫而贞良守礼③

GB-8


不恶口而出言慈和④。一个人不骂人,你讲出来的话就是善良。“和”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。

GB-8


佛经上讲:“犯恶口者,当受畜生果报。”要出言慈和,积德成善,然后再为人尊敬,被人家尊敬。

GB-8


不两舌而无争是非⑤。两舌是什么?挑拨。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。不要去挑拨,搬弄是非。

GB-8


这个人如果不两舌,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,古时候到今天称为“修口德”。因为你两舌,会让别人无风生浪,是非烦恼。

GB-8


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“我很正直,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”,你不要以为“我讲话两面讲,我是两面劝”,实际上你已经造了口舌是非

GB-8


不妄语而诚实无欺⑥。你不说谎话,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这个人很诚实?你想一想,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、欺骗别人,“是”说“不是”,明明是的,你说不是的,这个就叫妄语

GB-8


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不说谎,他把事情告诉你,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解决,人家非但不埋怨他,还要感恩他。

GB-8


不绮语而言说有礼⑦。绮语是什么?叫花言巧语。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,讲得天花乱坠,他总有道理,叫花言巧语。

GB-8


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,叫轻浮无礼。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,有一点这种下流的意思在里边,就叫轻浮。所以佛根本不容许的。你讲了之后,导人生诸邪念,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。

GB-8


绮语的人死堕恶道,死了之后要堕恶道的。永遭轻贱,永远遭到轻贱,被人家看不起。

GB-8


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心正言顺。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,彬彬有礼,庄严威仪为人敬仰

GB-8


不悭贪而慈心舍施⑧。一个人不贪,他一定会舍;一个人什么都贪,这个要,那个要,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。

GB-8


什么叫悭贪?就是追求过剩,追求的东西过多了。追求过剩,他会产生一种不好,就会产生一种罪孽,叫罪孽缠身

GB-8


过去讲,一个人不悭贪,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,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。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,叫“能舍施者,可得富贵”。

GB-8


佛陀讲过一句话,“贪多业亦多”。贪多的人,你的业障也多。“取少业亦少”,少拿一点,你的业障就少很多。

GB-8


佛陀继续讲,“万般苦恼事”,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,“除贪一时了”,你不贪了,什么都没了。

GB-8


不瞋恚而慈忍积福⑨。你们知道,一个人不恨,万事顺利;一个人恨别人,就会遇事不顺。你不开心之后,遇事不顺之后,你会埋恨于心,然后你会发怒于形。

GB-8


在学佛人当中,有一句话叫“火烧功德林”,有很多佛友问:“师父,我修了这么多年,我也不容易,一直克制的,我就发过一次脾气,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?”不要担心,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。你修五年,可能烧掉你很多一年或者半年,不会全部烧光的,但是会烧掉你很多。意思是划不来。

GB-8


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,有一个“”字,忍耐的“忍”字,“心”上面是一把“刀”,“心”字头上一把刀。你不忍耐,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;你忍耐了,这把刀就不能割你的心。

GB-8


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远离瞋恚

GB-8


不愚痴而多闻增智⑩。一个人不去愚痴,就是没有愚昧,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。

GB-8


佛陀叫我们懂得因果法则辨别是非,增加智慧,远离邪见名不愚痴

GB-8


这个“十善”,你们做人都需要的。你看哪一个不是做人需要的东西?你以为,“哦,这是学佛”,学佛就是学做人,人成即佛成

GB-8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或者

一起来复习

边听边看边填空

建议对照文字,并手写于纸上便于记忆



很多人听师父讲过,保持自己的           ,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。你哪怕不修,你都可以到天上,        。十善业做不到就是           。今天给你们讲十善业。不        、不        、不         、不        、不        、不         、不         、不     、不     、不     ,称为“十善业道”。


不杀生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,你的           、你的仁慈心已经拥有了。你今天家里如果碰到一只蚂蚁,你放它走,和你眼睛盯住它看,“我要把它弄死”。不当心把它弄死,念一遍            可能就结束。但是你今天,“我一定要把它弄死”,你这个心一动,你就是仁和慈都没了。明白了吗?所以一个人不杀生害命,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任何有佛缘的人,绝对不能有         和杀生的行为。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孔孟之道,过去孟子曰:“闻其声,不忍
             。”听见那些猪叫的时候的那种痛苦,那些鸡,你要杀它的时候的那些惨叫,你还忍心去吃它的肉吗?不管做什么事情,不杀生非常重要,因为不杀生会培养你的         之心。


二,不偷盗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你不偷人家的东西,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        ?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?你是不是有         ?一个人偷盗,就叫           而取,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,你会有祸灾。不与取而取,     也。不依        
,就是你这个人没有正义感。还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,不行义利,就是你这个人不讲义气,你这个人就不会幸福。


不邪淫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如果你这个人经常邪淫,人家就骂你淫欲、邪淫,那么你慢慢时间长了,就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满足,你就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。

第四,不恶口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一个人不骂人,你讲出来的话就是          。“     ”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。你去看,骂人的人,他讲话出来好听吗?恶口是什么?诅咒别人。古时候讲诅咒别人,恶毒语言,他就骂你你最爱的人。我们最爱我们的长辈,爸爸妈妈,你骂人,骂人家的祖上。佛经上讲:“犯恶口者,当受畜生果报。”要出言慈和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然后再为人         ,被人家尊敬。


第五,不两舌。不两舌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两舌是什么?       。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。不要去挑拨,搬弄        。这个人如果不两舌,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,古时候到今天称为“            ”。因为你两舌,会让别人无风生浪,是非烦恼。你这里讲讲,那里讲讲,甚至有的人扰乱别人的       ,有的是动武伤人。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“我很正直,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”,你不要以为“我讲话两面讲,我是        劝”,实际上你已经造了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为什么叫口舌是非?口跟舌最容易产生是非。

第六,不妄语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你不说谎话,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这个人很诚实?你想一想,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、        别人,“是”说“不是”,明明是的,你说不是的,这个就叫          。不妄语就是要说        的话,不欺骗别人,所以叫诚实无欺。你们想一想,如果对别人说真话,你的品德很高尚。真正有        的人,他不说谎,他把事情告诉你,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       ,人家非但不埋怨他,还要感恩他。

不绮语。不绮语而              。绮语是什么?叫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,讲得天花乱坠,他总有道理,叫花言巧语。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,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,有一点这种下流的意思在里边,就叫        。所以佛根本             的。你讲了之后,导人生诸        ,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。绮语,叫“出言戏弄,以为取乐”。你讲了句骗骗他的话,最后他以为自己很开心,“你看,上当了”。这叫绮语。讲绮语的人              ,死了之后要堕恶道的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,永远遭到轻贱,被人家看不起。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,心正言顺。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,彬彬有礼,              ,为人         


接下去,不悭贪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一个人不贪,他一定会    ;一个人什么都贪,这个要,那个要,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。你去看,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,他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的,实在发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的。         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    人,不肯施给别人,就是“不舍施人”。不肯施人,但欲归我。什么东西,“哎,给我给我,我都要”。这个人说:“哎哟,我不要不要,我有了有了,我可以了可以了。哎呀,这个大家来一点。”你只要分他东西,他就说:“来,大家一起来。”这个人脑子里就有           


什么叫悭贪?就是追求        ,追求的东西过多了。追求过剩,他会产生一种不好,就会产生一种          ,叫罪孽缠身。过去讲,一个人不悭贪,这个人就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。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,叫“能舍施者,可得        ”,一个人愿意把东西给别人,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,“来,大家一起吃。来,大家一起玩。来,这个东西你拿一点,我也拿一点”,这种人,我告诉你,可得富贵。你看小孩子就是这样,什么东西,“这是我的,那是我的”。


佛陀讲过一句话,“贪多    亦多”。贪多的人,你的业障也多。“    少业亦少”,少拿一点,你的业障就少很多。你们想想看,你去贪好了,你贪多,你的业障越多;你少一点,你的业障越少。对不对?佛陀继续讲,“万般        事”,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,“除    一时了”,你不贪了,什么都没了。你们想想看,你们烦恼的事情,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?所以人生因为贪,越贪越苦。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?所以人不要去贪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以对治悭贪,对治就是跟它        。悭贪,不贪的人,只要拼命     的人,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。


下一个,叫不瞋恚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。你们知道,一个人不恨,万事顺利;一个人    别人,就会遇事不顺。你不开心之后,遇事不顺之后,你会埋恨于   
,然后你会发怒于    。你们知道,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多么地难看。任何女孩子、男孩子,长得再好看,你看看有哪个人发脾气的时候,这个脸是好看的?没有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脸是好看的。所以发怒在你的形体上,因为你埋恨在你的心,所以你就会发怒,你的脸形、身形,那种怪样子全会出来。


有的时候脾气会爆发,有时候就会有             。比方说,你恨得实在不行了,你就会慢慢地起杀心,所以你去伤害别人。很多女孩子长得好看点,跟人家闹翻了,你不要他了,接下来他死缠着你,你再不要他,他就把你脸毁了,有没有啊?在学佛人当中,有一句话叫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”,有很多佛友问:“师父,我修了这么多年,我也不容易,一直克制的,我就发过一次脾气,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?”不要担心,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。你修     年,可能烧掉你很多,    年或者   年,不会全部烧光的,但是会烧掉你        。意思是划不来。明白了吗?


瞋恚心会制造不幸,所以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,有一个“忍”字,忍耐的“忍”字,“心”上面是一把“刀”,“心”字头上一把刀。你不忍耐,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;你忍耐了,这把刀就不能割你的心。这把刀一直放在你的心上,你学会忍耐,它就杀不下来;你一不忍耐,把你心都割掉。所以叫“心”字头上一把刀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忍耐祸的人会解掉你的烦忧。忍辱,那是美德。一个人,别人骂你,你笑嘻嘻地,“对不起,我做错了”,那是你的美德。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,远离        


第十、不愚痴而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一个人不去愚痴,就是没有愚昧,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。什么叫愚痴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“我对的,肯定是我对的”,这个人就叫固执己见。然后就慢慢地        正信,没有智慧,智慧就没有了。所以佛陀叫我们懂得
          法则,辨别         ,增加智慧,远离        ,名不愚痴。就是不能愚痴,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傻得不得了,就叫愚痴。


这个“十善”,你们做人都需要的。你看哪一个不是        需要的东西?你以为,“哦,这是学佛”,学佛就是学做人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。大家听得懂吗?




更多广播讲座笔记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如您需要结缘学佛资料,或有任何学佛疑问欢迎长按添加以下微信二维码咨询

学佛微信:GuanYinCDD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资料大全】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9 04:36 , Processed in 0.09314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