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1385

人活着一辈子,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。要用慈悲心去看人生,你会化解一切冤结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4-3 18:23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人活着一辈子,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。要用慈悲心去看人生,你会化解一切冤结




备用视频地址


 各类精彩合集,总有一款合适您 


 开示搜索【上万条开示,总有你需要的内容】 




参考文字
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人一生的本质和境界,其实都有相似的特点,都要经历一个从清醒到迷惑,再从迷惑到清醒的过程。学佛也是这样,我们在学佛当中一会儿开悟,一会儿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什么,越来越迷惑,迷失了方向。从真的迷惑后的觉悟,到学佛后的开悟,会让你慢慢地懂得大智若愚。我们人为什么会迷惑?这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“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二年,佛在天边;学佛三年,仗着佛卖钱”。我们学佛就是要懂得真正地把握自己,来改变自己。 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。学佛后我们懂得了知无常,懂人生,虚幻世界那是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。等到你彻悟之后,借假修真,依然是“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”,这就与心经当中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有着异曲同工的妙法。人生其实是一样的,一个人刚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,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,别人告诉你说这是山,你就说“哦,我认识了,这是山”;别人告诉你说远处的是水,你就认识了水,心里就想:原来这个叫“山水”,原来如此。他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,了解得太肤浅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这种低层次的境界。随着年龄不停地增长,在经历过无数次的烦恼、挫折之后,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真谛,他不再有刚开始的心态,做人开始小心谨慎,这个时候他看山也感叹,看水也叹息,山自然不是纯粹的山,水自然不是那么纯粹的水,我们开始分析哪座山更秀丽,哪个水更清晰。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个阶段,慢慢地他就毁了自己的慧命,因为他不知道,人就会这样“望这山,忘了那山高”,就会争强好斗,永无止息地满足自己的每一天。大多数的人到了这种境界的时候,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。我需要你们仔细听师父的意思,就是告诉你们人生的意思是举一反三。追求人的一生,这类人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,于是抱恨终生。但是有些人通过修行修心,终于把自己的境界提高到更高的第三重人生的境界,那叫返璞归真。看到了这个山的本质,看到了人间红尘的本质,他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,这就是人通过开悟之后才能得到的一种境界。人到了这个境界之后,他就会专心致志地舍去人间的一切名和利,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就像我们天天在念经一样。我们不会与旁人有任何的斤斤计较,无求无欲,与世无争,面对世俗所有的一切事情,哈哈,一笑置之!(掌声) 人活着一辈子,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,因为每个人只有一生。同样地活,我们为什么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,让自己活得圆满、圆融一些呢?能够在人间用智慧超脱六道,你已经到了六道之外了。所以能够在人间就摆脱六道,你就是解脱,你的智慧就会圆满。当一个人智慧圆满的时候,他就会得到智慧的满足,一生幸福。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一个电影笑星叫卓别林。卓别林能编、能导、能自己演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,一只苍蝇在他的四周一直飞,“滋……”起初他用手打几下,没有打到。他就要了一个苍蝇拍,会议进行中,他握着苍蝇拍摆出要打苍蝇的姿势,眼睛狠狠地盯着那个苍蝇,可是打了三次,一次都没有打中。后来苍蝇居然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停下来了,他慢慢地拿起了苍蝇拍,正要狠狠地打下去的时候,他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,让苍蝇飞走了。旁边在座的人都觉得非常的惊奇,说:“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?”这位笑星耸了耸肩,幽默地说:“这只不是刚才的那只。”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会不断地改变。所以卓别林从恨苍蝇,到感受到苍蝇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存,他有感而发,由恨到怜悯,他改变了主意。我们人也是这样,很多人很恨自己的先生,很恨自己的孩子,天天骂。最后,她想到自己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调皮、这样苦过,跟先生也一样经受过同样的磨难和无知。她慢慢地产生了怜悯,从而开始可怜他们,到心痛他们,改变了自己的情绪,慢慢地由怜悯转换成慈悲。这就是佛家讲的:要用慈悲心去看人生,你会化解一切冤结。(掌声)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7 16:19 , Processed in 0.06999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