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507

191110 新西兰【法会文字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20 09:31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5月5日后4次共修时间变更为【周二、四、五】早6:20,周六14点



2019年11月10日新西兰开示


弘扬佛法新西兰,

破迷开悟莲花现。

学佛救人到彼岸, 

念经许愿保平安。

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,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、龙天护法,感恩各位嘉宾、法师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好。 

新西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,“风帆之都”的奥克兰素有花园城市的美誉,这里风光宜人,多元文化遍地开放。师父很高兴再次来到奥克兰,与大家共沾法益,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利益有缘众生,让佛法的智慧传承光大。


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,全球有10亿人正在饱受着各种心理疾病的折磨。最新研究发现,忧郁症在新西兰较为普遍。而心理问题会辐射到人的身体上,所以很多心理的疾病最后会导致健康问题,造成自我伤害或者自杀。今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,新西兰自杀死亡人数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,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,新西兰共有700人自杀,青少年自杀率急剧上升。今年3月,新西兰南岛两座的宗教场所发生恶性枪击事件,导致50人死亡。 

很多人一生在伤害自己中度过,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丧失了自己的理智和智慧。我们学佛就是要懂得解脱和放下,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,只有拥抱未来。我们学佛人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做出一些举动,否则一定会给你带来后悔。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因为自己的冲动,才造成了终生的遗憾。


在三个月前,一名英国的13岁男孩,在发现自己暗恋的女孩有了男朋友之后,他心碎不已,竟然在家里上吊自杀。他的死亡震惊了所有的家人和朋友,因为这孩子一直是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男孩。 

在今年8月,美国一对年轻夫妇,19岁的男子哈雷·摩根和他20岁的新娘里安农博·摩根,在刚刚举办完结婚典礼之后特别开心,但是不到5分钟就发生了车祸,这对新人当场死亡,婚礼之后就要举行葬礼。 

人们就是在这个充满着戏剧性的世界当中活着,有的时候我们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,苦空无常是人生的真谛,佛早就告诉我们。但是我们有很多人天天活着还不满足,每一天要贪图人间的财色名食睡,迷失了本来就拥有的佛性。


人一旦被欲望所控制,就不能自拔。我们很多华人到澳洲、新西兰之前,想到有个房子,哎呀,很好了,有个身份可以了。但是当你们拥有了房子、拥有了车子、拥有了身份之后,又想拥有更大的房子、更多的车子。 所以学佛人要用智慧来控制自己一切的欲望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在烦恼当中证悟菩提,勤修戒定慧,利益社会和国家,实现世界的和平。


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在抱怨:“为什么每天总被一些倒霉的事情缠绕着?为什么很多事情,别人可以走运,我不走运?我多想让自己不要烦恼,这一天或者这一个月有一个好心情。”其实学佛人应该明白,这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。你把自己幸福的定位定得太高,你天天活在烦恼和不知足当中;如果你把自己的幸福定得低一点,你可能就会每天知足而快乐。人就是要活在帮助别人,而不是仅仅为自己私欲而活着的心态中。


有一个人乘船渡河,有一艘空船冲着他从上游冲过来,船上没有人,即使脾气最坏的人也不会生气,等空船快要撞到他的时候,他最多也只是用手轻轻地将空船推开而已,他不会发脾气;而如果对面船上有人,乘船渡河者就马上会冲着这个人大叫“快闪开,你的船快要撞上来了”,喊一次、两次、三次,如果对方没有反应,就算脾气再好的人,他也会发怒。 同样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为什么之前你不发怒,看见船上有人,你就开始发怒了?因为人执著了众生相,看到人,心中才会有我相。想心中没有烦恼,就不要以自我为中心。我们很多人没看见人的时候不会发脾气;看见别人了,就觉得别人讨厌、麻烦,甚至非常可恶。这就是因为心中着相。所以活着的人不要太多地去埋怨别人,就是不着相。心中如果看众生都是平等的,你不会去烦恼和忧伤,所以就没有烦恼逼着你。 

所以每一个人心要空就不会被别人伤害。我们对这个世界很多事情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,这样你才活得安乐和自在,其实这就是学佛人的一种智慧和胸怀。 

《金刚经》上讲,要把一切都看空,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可能明天就会失去,明天所失去的还会再拥有,就算拥有失去了,最后还是归空啊。


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亲和我们的爷爷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,一辈子的辛苦,最后一无所得地离开了我们。所以我们在人间,来也空空、去也匆匆,走的时候带不走任何东西。有一位电影明星讲过“我所有的钱只是替别人在保管”。我们学佛做人,只有好好地修心修行,提升自己精神和灵魂的境界,才能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虚怀若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这样的人是没有人能够伤害你的,这个世界给你带来了无限的希望。


在山东济南有一个趵突泉,是七十二个名泉之首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泉”。我不知道你们有没人去过。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,行人路过的时候经常用手捧着泉水喝。因为每个人的手都很脏,所以附近千佛寺有一位老和尚看到这个情景,就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了泉边上,别人一看见有这个碗,就拿起来捧着泉水喝。 

有一天,一位富商来到趵突泉游玩,见人们用破碗喝泉水,他就想:哎呀,如此灵秀之地,怎能放一个破碗呢?于是,他去让随从买来一只精美的瓷碗,换掉了原来的一个破碗。但是第二天,当人们用瓷碗喝过泉水之后,就把他那只精美的碗拿走了,其他的人又只能拿手捧着泉水喝了。几天之后,富商又来到趵突泉,发现此碗已经不见了,正在纳闷儿,他看见老和尚又拿了一只好的碗出来,用石头把碗敲出了一个缺口,再放到泉台上。 

这个富商赶忙上去问道:“师父,您为何要把碗敲破呢?名泉当配好碗。”老和尚笑着摇摇头:“好碗会让人贪心。我的碗因为是残破,谁都不会打它的主意,才能长久地供人使用。” 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完美的东西并不适用所有的环境,般若的佛法并不能让所有的众生都开悟。所以学佛先要度有缘众生,妙法仁心,使拥有善根的佛友破迷先开悟。 

同样,适用的东西也不是尽善尽美的,我们对人间的一切也不要去苛求完美,因为人间是不完美的。所以不管碰到什么事情,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,你的心中就会圆融。有很多人就是对人间或者对某一个人抱有太大的希望,所以才会给你带来负面的能量。很多父母亲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考上精英中学,一定能怎么样,“我的女儿长得这么漂亮,一定能够嫁一个好郎君”,实际上这些都会给你带来负能量,也会给孩子带来负增长。人心并不完美,只有通过学佛修心,你才能明白这个世界要靠自己修才能圆满,你才能达到正等正觉。


鸡叫了,天会亮;鸡不叫,天也会亮。天亮不亮不是鸡说了算,而是谁醒了。我们学佛人醒来了,每过一天,坚持,就拥有了佛性;没醒过来的人,过了一生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活过来了,他们失去了慧命。你要想留住快乐,最好的方法就要学会知足常乐的心态;你要想留住你的健康,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身体;想学佛修心,最好的方法是助人为乐、广结善缘;想让自己在人间不犯错误,最好的方法是三思而行、常思己过。


有一个做事不想后果的笑话,说有一个朋友下午肚子饿,看见同事的桌子上有一瓶酸奶,想都没想,看都没看清楚就喝了。一会儿同事来了,大叫道:“哎,我的洗面奶怎么不见了?哎呀,108块呢!”这个小哥没说话,只是默默地走向了厕所,然后一顿死抠,抠得难受,拼命地往外吐,直到自己吐到酸水都出来。好不容易吐得差不多了,眼泪“吧嗒吧嗒”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,看到他的同事抱着一个瓶子回来了,说:“哎哟,吓死我了,洗面奶滚到桌子底下了,我找到了。哎,我的酸奶怎么又不见了?”这个小哥心里直骂:“不见你个魂啊,喝你点酸奶,把人往死里整啊!” 

这个笑话告诉我们,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,首先要想到果,才不会去种因。而我们人间常常看到的是利益,没有想到有的时候美好的利益会沾染上不好的因果,艳丽好看的蘑菇往往有毒,而苦涩的野菜常常败火消炎。我们人生的许多智慧在于观察外表,分辨真伪。


有一个小女孩跟其他人一样,经常在家中和父亲无理争吵。慢慢地,她感到家庭枯燥无味,便离家出走。几个月之后,身上钱用完了,她就憋着气不想回家,在街头流浪。到了最后,被人家拉去卖过淫,最后坚持不住了,就走进了一家收容所。当她排着队领取免费午餐的时候,看了一眼公告栏,上面贴着一张海报,画着一个妇女的肖像,下面有一行小字:我仍然爱着你,孩子,快回家吧。仔细一看,上面的肖像正是这个女孩的母亲。原来,自从女儿离家出走之后,母亲便在整个城镇的每间收容所贴上了这张海报,希望女儿看到后早点回来。 

“原来母亲还爱着自己。”女儿突然之间发疯似地跑回家。见到家门开着,还以为有强盗进入家门,她担忧着母亲的安危,跑进家里,只见母亲躺在床上。母女见到对方,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。妈妈告诉女孩,爸爸在几个月之前病逝了。女孩问:“妈妈,家里进强盗了吗?”妈妈说:“唉,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。”女孩说:“那么门为什么总是开着?”只见母亲哭泣着说:“孩子,自从你走后,妈妈的这扇门就从来没有上过锁啊。” 

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,母亲爱孩子是天性,她的爱能让孩子遭遇的一切坎坷化为乌有。学佛人对人要真诚,我们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人生,用开阔的胸怀敞开我们慈悲的心灵,我们要勇敢地用智慧去面对人间严酷的现实,勤修善根,珍惜因缘,不断地认识到自我,用慈悲喜舍去理解苦集灭道。


我们人总是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付出,而不能理解别人对自己的爱,自己对别人付出一点点,就感觉到我付出很多了,而别人对自己永远没有感觉,认为这是应该的。 

有一位母亲问她的孩子:“儿子啊,如果妈妈眼睛瞎了,怎么办?”儿子说:“妈妈,我会送你去这里最好的医院治疗。”妈妈又说:“那如果这里最好的医院治疗不好妈妈的毛病,怎么办?”我会送你去世界上最好的医院治疗。”妈妈又说:“如果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也治不好你妈妈的病呢?”儿子说:“妈妈,我会终生照顾你。”妈妈说:“好儿子,谢谢你。”过一会儿,儿子又问:“妈妈,如果我眼睛瞎了怎么办呢?”妈妈说:“我会把我的眼睛换给你。”这就是母亲。我们孩子总是索取中长大,而母亲总是在布施当中让我们长大。 

学佛人要舍己救人,要懂得,天天能讲你的都是心疼你的人,每天能帮助你的都是你的善缘啊。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不能浪费时间,要守住自己的良心,这样你才永远不会孤独,不断地认识自我,你才能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。


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芦衣顺母的孝子故事。这个人名字叫闵损,字子骞,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孔子的弟子,在孔门当中,以德行与颜渊并称。孔子曾赞扬他说:“孝哉,闵子骞!”这个孩子生母很早就过世了,父亲娶了一个后妻,又生了两个儿子,继母经常虐待他,帮着两个小的弟弟。冬天,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成的棉袄冬衣,却给这个孩子用芦花做的棉衣。 

有一天,父亲出门,闵损牵车时因为冻得寒颤打抖,将牵牛绳掉落在地上,牛差点跑了,遭到了父亲的斥责和鞭打。衣服里的芦花被鞭子打破,从衣缝里飞出来,父亲方知闵损受到了虐待。父亲非常地气愤,返回家之后就要休妻。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,父亲说:“为什么?孩子?”闵损说:“留下母亲,只是我一个人受冷;休了母亲,三个人都要挨冻了。”父亲十分感动,就依了他。 

大家听得懂吗?就是他跟他的孩子讲,“你今天留下母亲,只是我闵损一个人受冻,还有两个弟弟可以不受冻,如果爸爸把妻子休了,我们三个孩子都要受冻。”这就是我们的孝心。所以继母听后悔恨知错,从此对待闵损亲如自子。 

人如果真正地深信某件事情会发生,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,是好是坏,这件事一定会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。这在哲学界被称为“深信定律”。一个人相信“菩萨会保佑我的”,他的身体哪怕生了癌症也会好,结果癌症真的会好。相信的事情一定会发生,因为当人有了信心的时候,他会产生一种能量。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的寿命不长,那个人可能真的很快就会死去。我们学佛人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念头,是命运修造的原则,因为信念可以转换成能量。所以有好的意念,那是一种福报。 

希望你们每一个人每天想一想“我很幸福了,我比别人已经快乐太多了”,这是一种福气。想给自己植福,必须建立良好的善念。学佛人每天能够帮助到别人,说明你还有能力、还有能量,希望大家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。


世界上最厉害的算命是什么?最厉害的算命,就叫因果;世界上最神奇的消灾叫什么?那叫忏悔;世界上最灵验的延寿是什么?那叫放生;世界上最稳当的投资叫什么?那叫布施;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病,那叫知足;世界上最容易的幸福,那叫随缘;世界上最殊胜的功德,叫慈悲;世界上最快速的解脱,叫放下;世界上最睿智的选择,叫修行;世界上最能修出六道的,那叫般若。


学佛人心静则高,高则俯瞰世界。就是告诉大家:一个人心能平静,你的位置就越来越高、境界越来越高;“高则俯瞰世界”,越高,越能看到这个世界非常渺小。师父经常跟大家讲,大家在飞机场,觉得飞机场是不是很大?然而当飞机起飞之后,飞机场越来越渺小。当我们身在人间,我们看到每一件事情都是这么大,而放不下;当你离开了这个世界,你就会慢慢觉得一切都是这么渺小,一切都是这么不可得。所以,要学会放下。心明者清,清者照见虚空。


我们生活当中,有10%的事情是我们没有办法掌控的,另外的90%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。心理学家认为:觉得我们今天倒霉真的会倒霉。如果你认为今天非常倒霉,你就会倒霉。 

小王早上起床后洗漱的时候,随手将自己一个非常高档的手表放在了洗漱台边上,妻子怕被水淋湿了,就随手拿过去放在了餐桌上。儿子起床之后到餐桌上拿面包,不小心将手表碰到了地上,摔坏了。小王疼爱手表,就把儿子揍了一顿,然后板着脸骂了妻子一顿,妻子不服气,说:“是怕把你的手表打湿进水。”小王说:“我的手表是防水的。”于是两人猛烈地斗起嘴来。一气之下,小王早餐也没有吃,直接开车去公司。快到公司的时候,突然想起忘了拿公文包,又立刻转回家。可是家里没人,妻子上班去了,儿子上学了,小王的钥匙留在公文包里,他进不了门,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。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,撞翻了路边的水果摊,摊主拉住她不放,要她赔,她不得不赔偿了一笔钱才摆脱。待拿到公文包之后,小王已经迟到了30分钟,挨了老板一顿严厉的批评。小王的心情坏到了极点,下班前又因为一件小事和同事吵了一架。妻子也因为早退被扣除当月的全勤奖。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,原本夺冠有望,却因为心情不好,发挥不佳,第一局就被淘汰。 

刚刚给大家讲的这个事例,手表摔坏其实只是10%,而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就是他自己因为10%的心情不好,而破坏了他90%幸运的成分。所以佛家认为,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,就等于向一块横在我们路前的石头大发脾气一样愚蠢啊。当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%,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那个90%。


其实人生真的应该想开,人生只有三件事:一件是自己的事,第二件是别人的事,第三件是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。自己的事情,你自己都能控制。比方说,你开心、你伤心、你烦恼、你忧郁、你幸福、你愿意什么时候上班、你愿意不干了、结什么婚……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完全可以控制的。别人的事情,比方说,别人在追求他们达不到的事情,别人好吃懒做,别人很贪心又不愿意帮助别人等等,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。而第三个,那是地震、台风、山火或者断电,或者一些不能受人控制的自然事件,所以只能作为随缘来处理,也就是人的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。 

从这个三点来看,就是告诉我们,人的烦恼主要是忘了来自于自己该做的事情。我们人不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,整天爱管别人的闲事,担心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,才会使自己整天处于虚幻之中。 所以我们学佛人要管好自己的事,少管别人的事,不必攀缘。整天做着和缘分拧着干的事情,你就会越来越痛苦,越来越伤心。


有一个人特别喜欢讨口彩。最近股市暴跌,老李收拾后闷闷不乐地回到家。一进门,小儿子就高兴地喊他:“爹!”他勃然大怒,因为他是搞股票的,一叫他“爹”(跌),他就难受。然后他就冲着儿子非常不开心地叫:“不许喊爹,要喊家长。”就是要“加”,要“涨”起来,股票涨起来,吓得孩子哭起来了。老李的弟弟赶紧过来安慰小侄子,对老李说:“哥,股市涨跌很正常,何必朝孩子发火呢?”“哥”,老李一听,股票又割了,气得不得了,大声地喊:“不许叫我哥,你要叫我兄长!”,就是很凶猛地往上涨。 

我们经常在心情烦恼的时候想一想,哪一些该我们去做,而有一些是不受我们控制的,应该进入静心的状态。所以学佛人要学如如不动,佛的哲学就是观照世界上一切事物,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是完全可以避免,让自己没有烦恼。


学佛先要学会放下自己,因为你的命运,当下一定要改变。忏悔自己过去的错误,你就会消除错误。自己修心,未来会越来越美好。做人间的菩萨,过菩萨的生活,用菩萨的智慧,救度自己,救度众生。我们人的意念就是要拒绝一切恶行恶念,净化心灵,未来才会无限美好。


我们学佛人可以穷,但不能背叛自己的人格;可以有不同的意见,但不能搬弄是非;我们可以不做君子,但绝不能做小人;我们可以没有学位,但不能没有品位;学佛人可以暂时不理解别人,但一定要懂得感恩。 

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,说人跟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你到底在干什么,而一个人的命运在于晚上的8点到10点,每晚这个时间的学习、阅读,培养你的修养,讨论、检讨你的人生。如果利用这段时间经常做这件事情,你的人生必定会改变。而如果你每天下了班之后就吃喝玩乐,你必定会走向衰败。所以,坚持几年,好好地培养自己的修养,努力地学习、再学习,成功正在向你招手。


有位记者问比尔·盖茨:“比尔·盖茨先生,世间有没有人比你有钱?”比尔·盖茨回答:“有啊,有一个人比我有钱呢。”然后比尔·盖茨说了一个故事。 

他说当年还没有钱的时候,也没有名,有一次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,想买一份报纸,但口袋里零钱不够,所以决定不买了,就把报纸还给他,告诉他零钱不够。没想到小贩说:“这份报纸免费送给你。”在他的坚持下,比尔·盖茨拿了那份报纸。 

很巧,两三个月之后,比尔·盖茨抵达了同一座机场,发现自己零钱又不够,又买了一份报纸,那个小贩又送了他一份报纸。比尔·盖茨拒绝了,告诉他:“我的零钱不够。”那个卖报的小贩说:“拿去吧,我从我的利润里拿出来和你分享的,我没有赔钱。” 

19年之后,比尔·盖茨说:“我出名了,大家都认识了我,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小贩,我想去找他,谢谢他。一个半月过去了,我找到了他。我问他‘你还记得我吗?’他说‘当然记得,你是比尔·盖茨。’‘你还记得你免费送给我报纸吗?’‘记得啊,我一共送过你两次。’”比尔·盖茨说:“我现在要回报你当时给我的帮助,你要什么?只要你告诉我,我就去实现它。”小贩回答:“先生,你不觉得这样做,不能和我给你的帮助相比吗?”比尔·盖茨愣了:“这怎么说啊?”小贩说:“当我只是一个穷小贩的时候,我帮助了你;现在你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,而你试着帮助我,你的帮忙怎么能和我的相比呢?” 

当时,比尔·盖茨才体会到那个小贩比他还要富裕:因为这个小贩没有等到自己有钱,就开始帮助别人了。我们在自己很苦的时候,能够付出爱,能够帮助别人,那是最富有的人。大部分的人都忘记和误解了富贵的真正含义,真正富裕的人是拥有一颗富裕的心,而不是他的钱,因为比你有钱的人到处都是。所以我们要帮助人,不能等到自己有钱,有多少能力就帮别人多少。 

人品以正直为贵,心地以善良为贵,修心以布施为贵,行善以孝顺为贵。我们学佛人,佛情以真挚为贵,性格以坚忍为贵,待人以诚恳为贵,处世以谦让为贵,言语以理解为贵,学佛以精进为贵。


师父希望大家有能力就做点好事,没权力就做点实事,有点才就做点善事,没有才就广结善缘。动得了的时候就多做点功德,当你动不了的时候,也要回忆一些开心的事。做错事情要多念念礼佛大忏悔文,不做坏事和傻事,放生、许愿、做善事,生活其实没啥事,一辈子不就这么回事吗? 

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,每一件事情发生都必有其原因,这是宇宙最根本的定律,佛法界讲就叫“因果定律”。所以,你骂别人,终会被别人骂;你搞别人的时候,你要想到,你终有一天被他搞;你告别人,别人一定会反告你。所以,人的命运就是遵循着这个定律在走。因果定律不仅是佛教,还有其他宗教。 

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,也认为这个宇宙最根本的定律就是因果定律。所以,人的思想、语言和行为都是“因”,都会产生相应的“果”。如果你的“因”好的,“果”也好;如果“因”是坏的,你的“果”也坏。


师父讲一个非常幽默的笑话给大家听听。阿凡提很有智慧,有一天,他牵着一头毛驴,路过一个村庄。一个村夫见阿凡提那个样子,就讽刺说:“尊贵的客人,你在我这里歇歇脚,吃点饭再走吗?”阿凡提前后看了看,没别人就自己一个人,他就说:“谢谢了,不用了。”阿凡提以为是跟他讲。这个村夫恶作剧地说:“哈哈,你以为我会请你吃饭吗?我是请你的驴吃饭。”阿凡提很生气,转过脸来,“啪”地一下打了他的毛驴一个巴掌,说:“来到村口,我就问你,你在这个村里有没有亲戚,你咋说没有亲戚呢?没有亲戚会有人请你吃饭吗?”阿凡提接着又打了毛驴两个耳光,“看你这个畜生以后还敢不敢捉弄别人!”


人只要有思想,就必然会不断地种因,种善因还是恶因,是由你自己决定的。所以越修心改命,就必须观照自己每一个想法,用佛法界讲,叫“起心动念”。我们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,都是因,所以要懂得果。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菩萨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果报;而我们人先做再说,等果来了才后悔,所以要懂得这些。


在开车的途中,一位医生接到医院紧急手术的电话,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,并换上了手术服。患者的父亲失控地对这个医生喊道:“你怎么这么晚才来?你难道不知道我儿子正处在危险中吗?你这个医生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?”这个医生内疚地说:“很抱歉,刚刚我不在医院,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,我马上就赶来了。请你冷静一下,好吗?”“冷静,我能冷静吗?你看看手术室里躺着我的儿子,如果是躺着你的儿子,你能冷静吗?如果现在你的儿子快要死了,你会怎么样?”这孩子的父亲非常愤怒地继续说。这个医生又沉重地说:“我会默默地为他祈祷。请为你的儿子祈福吧。”男孩的父亲愤愤地说:“当一个人对别人的生死漠不关心的时候才会这么说话。” 

几个小时之后手术顺利完成,医生高兴地从手术室走出来,对男孩的父亲说:“谢天谢地,你的儿子得救了。”还没有等到男孩父亲搭话,他就匆匆离去了,一边走一边说:“如果有什么问题,你可以问我的护士。”这个儿子的父亲又说了:“这个医生怎么这么傲慢,连我问问儿子的情况,这几分钟他都等不了啊?”他愤愤不平冲着护士讲。 

这时候护士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,护士告诉他:“医生的儿子昨天在交通事故当中身亡了,我们叫他来为你儿子做手术的时候,他正在去殡仪馆的路上。现在,他救活了你的儿子,要赶到殡仪馆去完成他儿子的葬礼。” 

所以,人不一定能够理解别人,当你不了解别人痛苦的时候,你就会产生瞋恨心。你不了解你的太太在家里忙了一天,做得满头都是灰尘,满头都是油污,你回到家里再对她无端地指责和谩骂。你不了解你的太太为这个家付出多少,所以你会产生瞋恨心,这就是人对人的不理解所产生的裂痕。所以,我们学佛人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,因为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,你会恨,你会活得很痛苦。


记住了,天无边,心无垠,能够理解别人,才能懂得这个世界没有完美。你如果拥有不知足的心,你越追逐,你晚年会越寂寞。我们学佛人要观照自己,理解别人,严于律己,对别人不苛求,你自己就活得很自在。反之,对别人吹毛求疵,一生会痛苦相伴。我们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,而在于你知道自己能够包容别人多少。所以,宽阔的胸怀,那是你人缘的基础啊。 

佛法讲,无明烦恼来自于杂念纷飞的心灵,现代人天天烦恼,还没做的事情就烦恼,想做的事情也烦恼,过去的事情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。


有一位佛友说了一些经典的话:“婚姻给女人的烦恼特别特别大,一个女人如果嫁了帅的,没有安全感;如果嫁了丑的,担心遗传下一代;如果嫁了一个穷的,怕自己一辈子生活不好;嫁了一个富的,怕自己成为冷宫中的妃子;嫁了一个体贴入微的,怕他在外面是个花心男;嫁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,怕他家庭暴力;嫁了一个没本事的,生活会没有乐趣;嫁了一个有本事的,怕自己又管不住他。女人嫁谁都纠结,无明烦恼由己身啊。” 

幸福来自于一颗踏踏实实、安静的心,没有上下不定的忧虑,没有左右为难的恍惚,没有瞻前顾后的算计,你才能没有患得患失的犹豫和担惊受怕的恐惧。我们学佛人,顶天立地,浩然正气,要对得起所有的人。我们海纳百川,心如金刚,才能用佛法照耀我们的生命,用佛光普照我们的幸福。


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·卡普尔,凭借着雕塑《坠入地狱》而一举成名。有一天,英国著名的报纸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记者采访了他。这位记者也是一位雕像的业余爱好者,他想请教卡普尔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诀。记者提问说:“亲爱的卡普尔先生,你能给我们透露一点你成功的秘诀吗?”只听卡普尔说:“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诀,我个人的体会是,要当好一名雕像师,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:第一,你在雕像的时候,要把这个人的鼻子雕得大一点;第二,要把眼睛雕得小一点。” 

记者不解了,他不停地问:“为什么要这样啊?如果鼻子大眼睛小,那雕出的人像岂不是很难看吗?”卡普尔对此作了解释:“鼻子大眼睛小就有修改的余地。你想想看,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,如果眼睛小了你可以往外扩大。反之,如果你一开始就把鼻子弄得很小,再怎么装上去都很难看,如果你一开始就把这个人的眼睛雕得很大,就没有办法再改小了。” 卡普尔启示我们做事留有余地的智慧。我们为人处事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回旋的余地,话不可以说满,事不可以做绝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行动自如,别人也会更自在。佛法界称之为“宽容能聚人气,慈悲能化解冤气”,这样你才能在人生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在生活当中退一步海阔天空,而有些人为什么非要钻死牛角尖?有些人为什么在这一辈子当中咄咄逼人?难道不应该给自己和别人的心灵里留一点余地吗?更有甚者,有的人还利用各种各样人际关系。


有句佛言佛语说:你如果认识过去的我,你一定会原谅现在的我。实际上,人都在变化,人都是这样在痛苦当中走出来的。人间沧桑,有几个人能够读懂对方?所以要学菩萨,变得越来越慈悲;换位思考,看到别人过去的爱和恨,你会和他一起放下,并宽容他。 

一个学佛人不应该活给自己看,也不应该活给别人看。活给自己看的人,那是内心执著;活给别人看的人,那就叫爱面子。犹如一个人喝水,凉水喝下去,热水喝下去,你自己最清楚。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里、眼睛里,爱护好自己的慧命。感谢给你提意见的人,他使你成熟;感恩给你困境的人,他使你更加地坚强。


我们人要学会把奉献当成快乐,把助人为乐当成常态,你的生活一定会活在众生的佛性里。学佛人要懂得:财富,那是你一时的朋友;而朋友,才是你永久的财富;荣誉是一时的荣誉,而帮助别人才是荣誉的根本;学历是一时的知识,永远地学习才会获得永久的智慧。 

师父跟大家讲,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会有烦恼,都会有痛苦。当你对自己微笑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摆脱困难,世界上没有什么烦恼能够纠缠在你的身上;当你对别人真诚的时候,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你。学佛人看清这个世界的真谛——苦空无常,不要再去执著负能量和消极的人生,它会使你受伤,感到这个世界的悲伤。珍惜人生,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你会感觉到非常好的心态;整天地去厌弃社会,厌弃人生,会让你找不到光明。用一颗菩萨的心,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克服贪瞋痴慢疑,清心寡欲,你才能回到观世音菩萨的身边,一世修成报佛恩。


学佛人其实就要学弥勒佛,弥勒佛非常非常开心,我们学佛就是要欢喜,就是要开心。佛法是我们人类的内心科学,是精髓,是推动世界和平的良方。家和万事兴,佛法正是用人间的大爱放下自身。心灵法门爱国爱民,人间需要太多的善人和好人,需要像菩萨一样为众生无私奉献的人。学佛人要做有益于自己国家的事,内修纯净,外修真净,一辈子利益众生,实现人间心灵的净土化。谢谢大家。







 >【初学入门】大合集【强烈收藏】


   >经文教念及注意事项<  


>什么是经典组合XFZ【附视频】<


        >卢台长是谁?<      


  >世界各地观音堂


    >各类打印资料下载<    



不给师父丢脸【初学、做师父好弟子必读


    >白话佛法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<  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5-5-5 06:49 , Processed in 0.10691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