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6836

心灵之友【法会故事 | 回归本性 | 本性自在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7-1 19:02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心灵之友 


    

    

我说一个典故:从前有一个商人,他认识了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他对第一个朋友是言听计从,不管他说什么,他都听。他给他穿最好的、吃最好的、住最好的,用也给他最好的。第二个朋友气宇轩昂,仪表堂堂,这个商人对他非常看重,想尽种种办法维持和他的关系,并带着他在人前炫耀,以拥有这样的朋友而洋洋自得。第三个朋友,商人的态度较为平淡了一点,因为这个朋友帮助他料理家务,能力很强,商人对他也很满意。第四个朋友,这个商人几乎从来不注意他的存在,不把他当回事。有一天,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,就问这四位朋友:“你们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一起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?”他问到第一个朋友,第一个朋友说:“我们只能共欢乐,不能共患难,我没有陪你出远门的义务。”商人很伤心。第二个朋友说:“我知道你对我很好,但是我也知道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对我很好,所以我没有必要陪你出去。”商人就问了第三个朋友,第三个朋友说:“我可以送你走一段路,但我送你走到这一段路之后,我就要回转身来,因为我不会跟着你走这么远,我还要去处理更多其他的事情。”这个商人非常伤心,终于想到了第四个朋友,因为平时他不照看他,也没有感觉他的存在。这个时候,出乎他的意料,第四个朋友什么话都没说,就陪他一起上路了。 

这个禅学的故事里,那位商人不是别人,就是我们自己。这个商人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,不是别的地方,就是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去的死亡国度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有一天,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我们到底能从这个世界上的四个朋友中带走哪个朋友?第一个朋友其实就是我们的肉体。很多人一辈子为了自己的肉体打转,化妆,给自己吃得好、用得好,享受……满足所有肉体的感受器官,但是到了最后,这个肉体不能随我们一起走的。这是第一个象征。清代一位皇帝曾经有一个感悟:“未生之时谁是我?(就是皇帝没有生出来的时候,我是谁啊?)合眼朦胧我是谁?(当自己已经慢慢地看不见了,当自己要走的时候,我又是谁)。”所以我们的父母没有生我们的时候,我们在哪里?有朝一日当我们闭上眼晴的时候,我们又到了哪里?这是说的第一个朋友,肉体朋友靠不住!所以很多人还天天在为自己的肉身着想,怎么样享受,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漂亮,穿好的、戴好的,最后连自己的肉身都带不走。 

第二个朋友就是名利之友,也就是我们人一生的财富。财富、金钱和地位,我们一辈子拼命地为追求它这个朋友,我们唯恐不努力而失去这个朋友,所以我们拼命地跟它好,去追求它,但是当我们一旦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它不会跟我们走,因为这些钱财很快地就离开我们,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。所以很多人为了钱财忙一生,最后什么都带不走。比方说,你拥有的房子,当你死的时候,你刚一走,第二天你的房子就过户,不是你的名字。所以《红楼梦》里边有一首叫《好了歌》,它是这么讲的: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!终朝只恨聚无多,待到多时眼闭了。”想一想,金钱这个朋友,也是不会跟我们一起走的。第三个朋友,那就是我们的妻子,我们人间的孩子、伙伴。在我们生命中,他们跟我们相处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,但是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们没有一个人会陪我们一起走的。再恩爱的夫妻也只会说:“老头子,你先走吧,我过几年一定会来看你的。”这不是废话吗!你不想看你也得去看他。所以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限来时各自飞”。就是最亲爱的,当“大限来临”命没有的时候,还是说:“我不会陪你走的,我只能陪你走一段,当这一段走了,我还得回来,你死你的吧,你的遗产还要靠我来继续接收啊!” 

第四个朋友是最厉害的了,是谁呢?就是我们的心灵之友。我们的灵魂,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可以跟我们离开的,它愿意陪着我们。只要我们这颗干净清纯的心灵存在,我们的心就永远不死。它对我们多好,平时让我们心里平静,让我们想得通,让我们心灵纯洁,它跟我们生死不离,不抛弃、不离开我们,但是我们从来不好好地去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个灵魂和心灵的存在,我们没有好好修修它、帮助它,回到家还要天天恨它,折磨自己的心灵,让它痛苦不堪。其实当我们走的时候,唯一能够陪伴我们的就是这颗心。让我们记住这个心灵的好朋友,我们灵魂的好朋友,好好地修心学佛,它才能见到菩萨,只有它才能成佛啊! 

我们要关注我们自己的心灵,善待我们自己的心灵,我们不能天天去折磨它。很多人一辈子不停地去伤害自己的心灵,让自己活在痛苦不堪当中。我们不要整天去为了名利,要使生命多一分从容和淡定,就要好好地珍惜我们灵魂的纯净。不幸的是,我们很多人一辈子根本忘记了修心啊,就在追逐第一个朋友、第二个朋友和第三个朋友,偏偏忽略了第四个朋友。而第四个朋友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本性和善心。所以好好地学佛,明心见性,认识了第四个朋友,我们就明白了本性,认识了第四个朋友,它是我们一生当中的依靠。所以慧能大师曾经说过:“佛是自性作,莫向身外求,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。”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:要想学佛的人,好好地从自我心中做起,不要到外面去求佛,好好求求心里的佛,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,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本性啊!


----20161004 台湾台北法会开示 


下一篇


返回【法会讲故事】首目录


返回【回归本性】首目录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8 08:45 , Processed in 0.077488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