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0835

睡前一听【白话FF】101107-2 经常帮助别人的人,是很快乐的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10-6 17:58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睡前一听【白话佛法】101107-2

经常帮助别人的人,是很快乐的人




https://video.wixstatic.com/video/8d0b94_c84b163871f04a5ba7bf00f6740bb158/480p/mp4/file.mp4?8

备用视频地址


    白话佛法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  


        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【全】       


睡前一听【批量下载|建议一次小于1G】


广播讲座|睡前一听 各单篇 【图文+音频视频






参考文字

【以下文字并非来自官网,仅供参考,请以音频为准】


听众朋友们,凡是父子,爸爸是很慈爱的,儿子是很孝顺的,兄长像朋友一样,弟弟很恭敬哥哥,夫妇很和顺,主人很仁义,仆人很忠孝,这些实际上和圣人所说无异。这些世间的圣人唯令人敬意敬奉。如果每个人能够尽到自己的义务,尽到自己做人的本分,那就是圣人了。看看世间,多少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在尽本分,多少领导为了自己下属的利益鞠躬尽瘁。而那些贪污腐败的人是没有尽义尽分的。学佛就是让人学做世间的圣人,学做世间的有为之人,学做世间的有修之人。学到的佛法越多,得到的上智就越多。上智就是上上的智慧。所以我们做人要尽义尽分,尽自己的所能、尽自己的本分来修心、修行,教别人上智,教别人有用的智慧,就是充满智慧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在当今社会上,我们会碰到很多秉性很顽固、恶劣的人。这是他们经过很多世的轮回后,在此生中已经养成不好的毛病,而且已经成为孽障。就像很多人说,这个小鬼没有几岁就精明得不得了,实际上这个孩子的秉性就有问题了。我们不能够让那些顽固的秉性在心里存在,要把它们当作伪为,要认识到这些秉性只是在我们心里伪装的行为,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良心本性,不要去看重它,不要认为这个孩子就不能够得救了、坏毛病就改不过来了。试问之,有多少浪子回头,有多少人改过自新,有多少人迷途知返。所以学佛之人要尽量教人家上智,尽量帮助人家改邪归正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听众朋友们,要知道善恶报应如影随行。我们知道自己的恶业之后,就知道会有恶报了。我们自己做了很多善事之后,就会明白一定会有善报。我们应择欲为善而必能勉励,我们做任何事情,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做善事,这样会增加自己的能力和能量。很多人为了做善事,可以忘却自我,忘却所有的烦恼,因为当他帮助别人的时候,他是菩萨,他就开始产生智慧。经常帮助别人的人,是很快乐的人。即便帮助一个很痛苦的人,你也可以从这个人身上体会到自己很幸福。别人的苦难会让你知道做人必须要学会善良。经常想做善事的人,就会产生一种力量。欲为不善而有所不敢也。当一个人想做不善良的事情、想做坏事的时候,就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。当一个人说“我不敢,我不敢”时,很多的事情都包含着欲为不善了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做人学佛要懂道理,要学习真谛,要学习真理。真理就是用自己的理性、用自己的本性来判断出的道理。师父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,要学会放下人间的很多东西,必须懂得迷途知返。很多人很可怜,不懂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。很多人以为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的事情都可以瞒天过海,今天我捞到多少,我就得到多少,难道真的是捞到多少就能够得到多少吗?抢来的,一定会吐出来;偷来的,一定会被别人要回去。不仁不义的钱财,从这边进来的,一定会从另外一个地方被人拿走,这就叫报应。佛法讲为人不善,一定会有报应。今天说人家不好了,你的报应就是总有一天被人家说不好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就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,永远不要让人家去做,要经常用自己的本性来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做某件事情,这样你就有机会恢复你本来就有的心和性了。
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

--- 以上内容排版、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护法菩萨原谅!请各位师兄原谅!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6 10:05 , Processed in 0.071338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