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6547

美图新视频【师父说白话视频】第91集(下)把世间一切烦恼都变成妙用的菩提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5-5 09:43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视频 | 美图笔记】

烦恼即菩提- 第91集(下)

本集原版视频

【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】视频合集





佛经上讲:菩萨未成佛时,以菩提为烦恼;菩萨成佛时,以烦恼为菩提。何以故?(为什么?)以第一义不二故(这一个义理、这一个道理, 没有第二种解释)。



这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、菩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,因为你是菩萨,你还不能理解佛真正的真谛和义理,所以以菩提为烦恼(明明知道很多智慧,你还把它当成烦恼);当菩萨成佛的时候,所有的烦恼并不是佛没有,伟大的佛陀在人间救度苦难众生的时候有多少烦恼,但是佛陀把它变为了菩提。



何以故?因为这是“一”,没有第二种解释。也就是告诉我们,只有有烦恼,你才能找到菩提这个第一义理。



当你看见一个不好的人,你要想到他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好人,这也是一个义理,这就叫浪子回头金不换。



这个人没有回头,没有改变,那么他的心满是烦恼,胡作非为,因为他没有觉悟;当他回头是岸,安分守己、助人为乐的还是这个他。同样一个他,一会儿是胡作非为,一会儿是助人为乐,这就是告诉我们,一切都是在变化的。



这个义理告诉我们,佛在世间才能理解世间。



过去你做过什么并不代表你今后会做什么:很多现在很伟大的人,过去曾经有过很多失误;很多年轻时候从来不失误的人,可能他的晚年过得非常凄惨,因为他失误连连。



同样一个人、同样一件事情,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 要把这个事物、这个事情看成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思维,当你慢慢懂得这是一个成熟的思维,实际上已经把烦恼变为了菩提。



师父举这个例子是希望你们能够懂,这个坏人后来变好人了,就是转换了,因为这个烦恼就是个“坏人”,后来变菩提就变成“好人”了。



六祖曾经说过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就是告诉我们,千万不要离开这个世间、离开自己的烦恼到别处去求佛法,你自己本身应该有的那种智慧到哪里去了?



每一个人都有无量无边的智慧——佛智,从他的九识田阿摩罗识当中来,所以你要在世间深悟到世间的真理,你要把这个世间所有的烦恼倒过来,把世间一切烦恼都变成妙用的菩提,那你整个人、整个生命都是在菩提中了。



举个简单例子,你一生都拥有这方面的经验,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。你在这方面太有经验了,什么样的问题都碰到过,最后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,你是不是就是这方面的菩提专家?



没有人间的喜怒哀乐,佛拿什么来给你们说法?佛陀当年在人间告诉我们很多佛法, 是通过很多故事、很多人间的苦难和喜怒哀乐。



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接引我们众生?佛就是用这些喜怒哀乐告诉我们人生无常,但天上有快乐,人间有苦难,这些苦和乐能够让我们懂得:要离苦得乐,应该到天上去和菩萨在一起。



佛法的法门就是让佛陀、很多菩萨来告诉我们:“你们想修成,菩萨会来接引你们”。



其实菩萨和佛就是烦恼学的专家,就是精神领域的工程师,他们就是大博士、大教授,他们能够解脱我们的烦恼,能够让我们想通。



菩萨本身就是从烦恼中获得智慧,深通烦恼,故能明了一切众生的苦难和烦恼,所以他们才能建立种种降伏烦恼、转烦恼成菩提的妙法。



在人间很多事情, 举个简单例子,我们的楼发生些什么问题了,漏水了、漏雨了,你觉得解决不了,但是你去找建筑师、工程师那些专家,他跟你说这个地方弄一下、那个地方弄一下,马上就帮你解决了。他们怎么能够解决的?如果他们不造房子,他们不修,不懂得什么地方漏——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烦恼,他能今天这么快就帮我们修好房子吗?我们今天如果对佛法不理解,不了解众生的苦难,我们能够帮众生解决烦恼吗?你满腹经纶也不能解决众生的苦难。



所以“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,你离开了这个世界说“我要找到佛法”,你就相当于在人间要找一只头上有两个兔角的兔子。因为兔子头上是没有角的,所以走遍天下你都找不到长角的兔子。这句话就是禅宗的总纲领。
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慈爱心灵APP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一口气】看完/听完【热门大合集】
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7 00:54 , Processed in 0.08758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